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羅洪先

明末儒者黃宗羲在其《明儒學案》中,曾對陽明後學「江右王門」諸子有著如下的評判:
姚江之學,惟江右得其傳。東廓、念庵、兩峰、雙江其選也。再傳而為塘南、思默,皆能推原陽明未盡之旨。是時越中流弊錯出,挾師說以杜學者之口,而江右獨能破之,陽明之道賴以不墜。蓋陽明一生精神,俱在江右,亦其感應之理宜也。(《明儒學案.江右王門學案》)
  黃宗羲這裡的意思是說,王陽明的學問,只有鄒守益、羅洪先、劉文敏和聶豹等「江右王門」能夠善守陽明所傳旨歸,並打擊日趨玄遠蹈虛的越中學說。不過,在這幾位「江右王門」人物中,卻有兩位先生,不僅生前並未親炙陽明,細辨其思路,亦與陽明之學有所出入,他們就是聶豹和羅洪先。聶豹和羅洪先不僅從學於陽明的時間甚短,甚至並非陽明及門弟子;而且在此之前,他們也有各自的學術傾向。所以當他們後來分別提出所謂的「歸寂」和「收攝保聚」來詮釋陽明的良知時,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說是必然的發展。以下茲請先介紹羅洪先。
羅洪先,字達夫,江西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因為曾在書中讀到「克念至聖」這句話,便自號「念庵」,後多以號行世。洪先出生於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卒於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1564),享年六十一歲,諡文莊。明穆宗隆慶初年,洪先贈賜光祿少卿,又得諡:「文恭」。
  洪先在十一歲的時候開始學習古文,十四歲開始學習怎麼準備科舉考試。洪先十五歲的時候(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因為聽說陽明正在江西贛州講學,所以洪先就想要去拜陽明作老師。但洪先這個要求卻被他的父親羅循拒絕了。想來羅循恐怕是擔心孩子年輕,也怕誤了科舉考試,所以才加以阻擋的吧!那年八月,陽明弟子薛侃所編的陽明《傳習錄》刊於虔州。洪先四處奔走商借,好不容易才手抄了一部回來,便愛不釋手,連覺都不想睡了,但洪先仍用心於舉業,所以就先中了鄉舉,洪先這才終於在二十五歲上京赴會試途中,結識陽明弟子何善山與黃洛村。隔年,洪先在他二十六歲那年(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舉進士第一,任翰林院修撰。此後,洪先便開始與聶豹及陽明弟子們,如王艮、歐陽德、王畿、錢德洪等相互往來論學。
  在眾多王門弟子中,洪先一開始最佩服的人,當屬王畿。由於洪先的弟子胡直曾提出:「先生之學凡三變」的說法,所以後來學者多由此處用力,尋求洪先學思發展分期的標準,以及洪先該時期的學問內容為何。要之,我們約可以由洪先撰成於三十六歲的〈冬遊記〉、四十五歲的〈夏遊記〉、五十一歲的〈甲寅夏遊記〉以及五十九歲的〈松原志晤〉(嘉靖十八年、二十七年、三十三年、四十一年,1539、1548、1554、1562)等四篇文獻為中心來加以探究。洪先在三〈記〉中,大致表露出洪先對王畿「見在良知」說的由信至疑,和對聶豹「歸寂說」的由疑至信間的消長;至於〈松原志晤〉則標誌著洪先擺脫各家成說,以其自身得之於周濂溪「主靜」、「無欲」和程明道〈識仁篇〉、〈定性書〉的「收攝保聚」之說作為其良知學的完成。對於洪先思想的解析,與前輩學者不同的是,林月惠特別由洪先思想中,抽繹出他為何立志聖賢之學的最根本問題意識――「欲根」,以洪先如何面對、處理「欲根」此一「病痛」的工夫受用與否,作為衡量洪先思想的定盤針。因而能對洪先學思發展的各階段進境,有著深刻的理解(參氏著:《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值得參看。
  就如同他對聖學探究的熱情和勁道一般,洪先本來也是個旁通天文地志、禮樂典章,並習熟弓馬兵刀、行軍擺陣,欲對國家有所貢獻、有所報效的熱血漢子。只是受制於昏君權相(嘉靖和嚴嵩),洪先在仕途上一生雖然有三次出仕的機會,但三次出仕,總和時間卻不滿三年,這對洪先來說,不能不是個遺憾。可是洪先依舊艱苦自立,孝親敦友,不因挫折而失志,也不自暴自棄而有所執持(如拒嚴嵩作官之請),這樣的儒者精神實在值得我們效法學習。
  最後,關於羅洪先著作的標點本,先前已有大陸學者徐儒宗所編校整理的《羅洪先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上下冊問世,頗便於查用。然而《羅洪先集》所用諸本中,卻未嘗以臺灣大學圖書館館藏的明隆慶元年(1567)蘇士潤刊《念庵羅先生文集》進行參校。此本之長處,就在於文字收羅較全,且按編年排列,學術價值甚高。有鑑於此,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所長鍾彩鈞先生遂申請國科會計畫,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助理教授朱湘鈺先生負責點校工作,在刪去隆慶本《念庵羅先生文集》與《羅洪先集》重出的篇章後,添入鍾彩鈞先生及楊正顯博士所另得佚文共十篇,遂於2009年出版《羅洪先集補編》(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一書,以補《羅洪先集》的不足。對於羅洪先著作,整理至此,當可說是創然而大備。
  此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羅洪先集補編》書後尚附有比對隆慶本、嘉靖本、萬曆本、《四庫》本、《羅洪先集》本等五個版本《羅洪先文集》間篇章收錄情形的〈羅洪先集各版本照表〉(頁485-617)及〈隆慶本未收篇目〉(頁618-625),讀者若由此查對,則各本所收文獻出入,即如示諸掌矣。日後隆慶本全文經校對完成後,計劃將建置於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以便查找。屆時當可更加全盡羅洪先文獻、學術傳播之功。


撰稿人:江俊億
網站滿意度調整